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极光之意 第171节  (第2/3页)
的误解少一点?”    “误解?我误解了什么。”    聂广义很想脱口而出:【你误解我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。】    但这样的误解,实在是太过丢人了。    “《万岁通天帖》的双钩临摹,是那个时代最高明的匠人,耗时数月才完成的大工程,包括墨色浓淡、线条的湿涩,无一不和原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,双钩临摹能将临摹还原成和真迹一模一样的状态的。这也是为什么,辽博的这件双钩临摹,被称为王羲之存世的唯一真迹。”    “谢谢,要是博物馆每个解说都像你这么专业,我们辽宁的博物馆应该会比现在的参观人数多一些。”    小姑娘很认真地给聂广义的【专业】点赞。    聂广义被赞得一点都不开心。    太丢人了,太丢人了,太丢人了……    话说那个小姑娘为什么直说他解说厉害?    是没有偷听他后面用十三个成语再度表白,还是没有听懂他说了什么?    现在的小姑娘啊,做美甲的时候,怎么不背背成语就知道刷手机……    人心不古,户枢不蠹……    啊哟诶,这都想的是什么呢?    聂广义心情复杂:    【我刚刚在干嘛来的?】    【哦,对,刚刚在上演成语串烧表白大法。】    【这表白是被接收了,还是没有?】    【刚刚说明知故问的时候,是陈述的语气还是反问的语气?】    【姑娘有没有准备要回应一下。】    【真讨厌。厌讨真。】    【为什么先是聂教授要求借一步说话,后有最多只能打59分的小姑娘问洗手间的路。】    【什么?59分怎么可能是记错了,一个连女厕所都不知道在哪儿的小女孩,怎么配得上及格线?】    聂广义的心情过于复杂,以至于小女孩的背影都消失成点了,还在向卫生间的方向朝圣。    梦心之的心情也有些复杂:    【原来聂先生这么需要被表扬的吗?】    【一个小姑娘的随口夸赞,都能让他念念不忘。】    【还是说,念念不忘的其实是这个小姑娘?】    【我一个就知道明知故问的人,为什么要管聂先生念念不忘的到底是什么?】    梦心之的心情过于复杂,以至于她都没发现,是什么时候给自己加了一个定义——明知故问的人。    “我小的时候,我爸整天把各种成语打混了让我背,成语速背在我们家就和绕口令似的。我们一口气背四十个带红的,四十个带绿的成语……这个世界有了我,根本就不再需要成语词典。”    果不其然,聂广义的表白,最多都只有七秒的记忆。    既然聂先生自己都不觉得自己有表白一类的行为,梦心之也就觉得没有什么必要上纲上线。    这样也挺好的,大家都不尴尬。    身为不让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