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. 晚餐 (第2/3页)
的涂鸦,还是…… 手机在包里,屏幕暗着,那条未回复的短信像一道未缝合的伤口。 出租车驶过第三个路口时,手机震动一次。她点开屏幕,新消息提示映在车窗上: 「你在哪?」 拇指抚过这三个字,好像能感知到他键入时指尖落在屏幕上的力度。 她锁屏,将手机倒扣在座椅上。 她重新将视线投向窗外,任由流动的街景在瞳孔里掠过。 她几乎能看见——周以翮站在医院门口,手机屏幕的冷光映着他漂亮的下颌棱角,夜风轻柔地掀起他额前的碎发。 或许,眉宇正微微蹙起。 当出租车停在公寓楼下时,司机忍不住从后视镜看了她一眼。这位乘客在整个行程中只低头看过一次手机,持续时间不超过十秒。其余时候始终保持着望向窗外的姿势,连调整坐姿时都不曾偏移视线。 仿佛窗外有什么特别值得关注的东西。 利筝站在公寓电梯里,看着数字不断上升。手机又震动了,这次是通话请求。 她任由它响满、挂断。 当电梯停在21层时,未接来电已经变成锁屏上的一个红色数字。 锁舌弹开的瞬间,她突然想真实看见——此时此刻,周以翮是什么表情? 这个念头让她轻轻咬住了下唇。进门后,她将手机扔在沙发上,走向浴室。热水冲淋而下时,她仿佛又听见了那通无人接听的电话,铃声混着水声,在脑里形成一种怪异的韵律。 浴室的玻璃门渐渐蒙上水雾。利筝伸手在上面画了一个歪斜的钟表,时针和分针正好指向七点整。 周以翮站在未亮的路灯下,傍晚将他的轮廓晕染得有些模糊。他低头看了眼腕表:18:24。 距离餐厅预约还剩三十六分钟。这个认知让他微微蹙眉——原本充裕的时间,此刻却因她的沉默而显得过于漫长。 他应该回家。明天那台神经胶质瘤切除手术需要再复核血管分布的细节,他需要保证充足的、良好的睡眠。 但拇指已经划开手机,拨出了那个没有备注的号码。 “嘟——” “嘟——” “嘟——” …… 十二声后,自动挂断。 「未接通」 三个字像一道缝合失败的切口,横亘在通话记录里。 他凝视着提示信息,喉结轻微滚动了一下,随即锁屏将手机收回口袋。 指节在裤袋里微微收紧,又缓缓松开。 他最终没有打第二遍。 ——— 次日清晨。 手术区走廊寂静无声,只有循环消毒空气的轻微嗡鸣。周以翮在更衣室换上洗手衣,系带时动作精准利落,每一个结都落在标准位置。 术前准备室里,巨大的高清显示屏已经亮起。患者的脑部MRI影像清晰地投射其上。周以翮独自站在屏前,双臂环抱,目光掠过每一寸细节。他的视线在病灶处停留片刻,瞳孔微微收缩—— 他在脑海中完成了第一次虚拟剥离。 麻醉师和器械护士陆续就位,低声进行最后的核对。周以翮转过身,面向他的手术团队。 “侧裂静脉。”他开口,声音透过口罩显得有些低沉,但每个字都清晰可辨,“目标是零牵拉。” 没有多余的解释,没有提高声调。 这是结论,是标准,是必须达成的目标。 团队成员点头示意明白,无人提出疑问。 无影灯下,手术刀以0.1毫米的精度划开硬脑膜。八个小时里,他的呼吸频率始终维持在每分钟12次,直到最后一道缝合线打结。 走出手术室,他摘下口罩深深吸气,浓重的消毒水味渗入肺叶。 他走到走廊尽头的自动贩卖机前买了瓶矿泉水,仰头灌饮时,水流急速滑过起伏的喉结—— 突然想起那个潮湿的夜晚,她的齿曾抵在这里细细研磨。 他闭了闭眼。空塑料瓶被捏出脆响,然后被扔进垃圾桶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