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三章:紅塵輾轉與宿命對決 (第1/2页)
第三章:紅塵輾轉與宿命對決
自那場邊村慘劇後,蘇清晏踐諾娶林素娘爲妻。起初是爲責任,然數年夫妻相伴,耳鬢廝磨,牀笫之間更是魚水和諧,情深意濃。林素孃的溫婉堅韌與全然信賴,漸漸撫平了蘇清晏因石巖之死而留下的創痛,兩人真正成爲了相依爲命的伴侶。幾年後,林素娘爲蘇清晏誕下一子,夫婦二人爲愛子取名 蘇念石,既寓含對石巖的深切懷念,亦期盼此子心志如石,堅毅不移。 幼子的降生帶來了無限喜悅,卻也讓蘇清晏的目光投向了更遠的未來。他深知,在這偏遠的山村,除了狩獵耕種,難有更大作爲,孩子們也難以獲得良好的教育。爲完成石巖讓家人過上好日子的遺願,也爲了自己骨rou的前程,他決心遷徙。幾經勸說,終獲族長與長老首肯。在全村人依依不捨的送別中,蘇清晏帶着林素娘、蘇念石以及石巖的兩個兒子,告別了生活十餘年的石家村,前往大宋都城——開封。 其時正值真宗景德年間(約1010年)。蘇清晏於開封城內擇一妥當鋪面,開設了一家醫館,取名 “濟世堂”。憑藉其數百年積累的精湛醫術,無論疑難雜症或是陳年痼疾,往往藥到病除,“濟世堂”很快便聲名鵲起,求醫者絡繹不絕,家道日殷。 蘇清晏並未忘記對石巖長子的培養。在孩子出生的時候蘇清宴給這孩子取名 石繼業,期望其能繼承父志,光耀門楣。他不僅請來名師教導其詩文經義,更見其天資聰穎,筋骨強健,便擇機將自身絕學“參合指”傾囊相授。石繼業亦不負所望,文才武略進步神速,十九歲便高中三甲同進士出身,蘇清晏與林素娘欣慰不已。 石繼業感念繼父養育授藝之恩,機緣巧合下,求得少林寺不傳之祕《十二關金鐘罩》手抄本,鄭重贈與蘇清晏。他知蘇清晏自身武功已臻化境,不練此功,但仍懇請其收藏。蘇清晏深感其孝心,將此珍貴祕籍帶回樂山凌雲窟,以特製楠木匣密封,藏於一隱祕之處。 此後,石繼業官運亨通,竟一路考中一甲狀元,更因在宋遼邊事上屢立功勳,官至橫班正使,深受宋真宗與太子器重,後官拜太尉,權傾一時。然而,權勢的膨脹逐漸侵蝕其心。他開始視蘇清晏爲贅疣,認爲自己所獲的一切皆源於母親林素孃的“犧牲”,對蘇清晏日漸怠慢,言語間多有不敬。 林素娘雖容顏在蘇清晏的醫術調養下未見衰老,反添成熟風韻,但她心始終繫於蘇清晏身上,見兒子如此,心痛不已,屢次維護。蘇清晏何等智慧,早已看透人心易變,深知“繼子難比親兒”,呂不韋尚不能掌控嬴政,自己又如何能奢望石繼業永懷感恩?他心灰意冷,卻不動聲色,主動攜幼子蘇念石搬回“濟世堂”居住,將一身醫術悉心傳授給親生兒子,盼其將來能憑此安身立命,護佑其母。 爲防萬一,蘇清晏更將另一絕學“斗轉星移”盡數傳於蘇念石,嚴令其非生死關頭不得顯露,務必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