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柜中  (第3/3页)
  他对妻女说,他这个官不是为自己做的,更不是为朝廷做的,而是为了天下百姓。他在一处,便会竭力护佑一方水土。    师杭蜷在角落里默默流泪,细弱的肩膀微微颤抖,却不敢发出半点声响。她不明白,这世上的贪官污吏凭什么都能留得性命,偏偏那些一心为民的好官只有死路可走?    为何一定要打仗?为何一定要争权?    她真的不明白。    熊熊火光中,众人抱着鲜美的rou块狼吞虎咽,唯独丁顺面色沉凝,思绪纷乱。    论惨烈,去岁攻打金陵城的那一仗更胜今日——最后关头百司溃逃,唯有南台御史福信据胡床独坐凤凰台下,临危不惧。    有人劝他离去,他却说:“吾为国家重臣,城存则生,城破则死,尚安往哉!”    最终,福信得偿所愿,死于乱箭之下。    那日的情形与今日极像,可福信是唐兀人,他忠于元廷理所应当。那师伯彦呢?    丁顺没读过什么书,不理解诗书礼义那一套。这些年来南征北战,再慈软的心都被鲜血浸透了。然而,望着师伯彦与其夫人各执一柄鸳鸯剑,悲歌之后血洒南谯楼的那一幕,丁顺不禁动容。    哀哉,壮哉,难怪孟将军要亲自为他二人收敛尸骨。    一番风卷残云罢了,外头雨势渐大。他们的甲胄虽能御寒,却没人想和衣而睡。孙镇佑抹了抹嘴上的油渍,率先站起身道:“这群难民走时也不至于拖着被褥走,且让我找找看。”    霎时,师杭一个激灵差点惊呼出声。    这屋子里根本没有旁的箱柜,倘若要找被褥,最先翻找的定是此处!    果不其然,那道黑影在屋内绕了一圈后,便径直朝她藏身的地方走来。孙镇佑根本不作他想,眼看就要伸手拉开柜门。    “要不我把床榻让给你,我睡地上?”突然,丁顺开口说了这么一句。    也就是这一句,缓了下孙镇佑的动作,他缩回手不满道:“老子可不稀罕那小榻,连腿都伸不直,还不如多取几床褥子垫一垫。”    说罢,他又转过身准备继续开柜门。    师杭几乎快要昏死过去,原以为能侥幸逃过一劫,没想到还是躲不过。越想越紧张,越紧张便越容易出岔子,千钧一发之际,柜中传出一声突兀脆响。    绳栓断了。    师杭大惊,孙镇佑并屋中所有人也如惊弓之鸟般,立刻起身抽刀。    “什么人?出来!”孙镇佑喝道。    丁顺的面色难看至极,他们在这里吃吃喝喝谈天说地,一个多时辰,居然连屋中藏匿有人都未曾察觉,当真是该死了。    “若是寻常百姓,立刻出来!若是元军弟兄……”丁顺顿了顿:“缴兵不杀,否则便莫怪俺们了。”    “你他娘还废什么话?躲躲藏藏的定然不是什么好人!砍了完事!”孙镇佑早已没了耐心,说着,扬刀便要劈开柜门。    几乎同时,师杭一下从柜中摔落。    她还是高估了自己的勇气,面对死亡,她止不住地害怕。    这厢,众人连拼杀的阵形都列好了,万万没想到竟从柜中掉出个小少年。他低垂着头跪坐在地,双手环在胸前,浑身颤动,一幅非常惊恐的样子。    孙镇佑见状一下就放心了。这少年弱得跟个小鸡崽子似的,又穿了身寻常衣衫,吓得瑟瑟发抖,恐怕连他一只手都敌不过。    于是孙镇佑大咧咧卸下刀,掐着他的下巴逼他抬起头,故作凶恶道:“你这臭小子,故意躲在这里难不成是想暗害……”    说着说着,他突然没声了。丁顺有些奇怪,走过去试探问道:“有何不妥?若是百姓便放了罢,不必多事。”    可孙镇佑此刻却满脸惊喜,结结巴巴道:“……啥,放了?这可不兴放啊!这、这是个姑娘!”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