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38章 靠谱的制陶法(急求推荐票和收藏)  (第2/2页)
装饮用水的几缸水,还有石器舍那里用作磨制石器的水。    部落附近有一条溪流,于是众人就拿着这些陶土去到这溪流旁边。    他们还带了几块陶板过来。    白巫和那两个女人把陶泥搓均匀,然后放回篮子里。    李炎、白巫、两个新女子、姆等几个老女人。    大家面前放着一块陶板,旁边都放着一个装陶泥的篮子,陶板是用来接住陶泥做陶器的重要工具。    于是就开始制作陶器。    李炎记得前世制作陶器的人都是转动造陶的,人们直接用手扶着成型,但现在只能手捏成形。    其余人开始动手制作陶器,但李炎则是在静静地看着她们捏土造陶。    只见她们先将陶器搓成条,然后造型,这效率十分低下,完全没有转的那种来得快,这样根本不能量产。    于是,他就回想起以前人类陶器发展史。    最后他一拍脑袋,终于想起了陶器发展史上的一件革命性工具,只要这种工具一出现,无疑能让部落的陶器产业遥遥领先其它部落。    说做就做,他便用当前的泥土制作这件工具。    一件中间有洞的陶圆盘,一件是一个凸状的泥土。    “炎,你做这个是什么用的?有洞的陶器,能装什么?”白巫朝见李炎的作品,不禁生起了疑问,还以为这个孩子在玩。    “是啊,炎,这能用来做什么?”姆也感到奇怪。    李炎笑道:“用来做陶器啊,做出来你们就知道了。”    在场的女人不由面面相觑,这样的破陶器还能造陶器?    大家造完陶器后,白巫又取来一些黑色的泥浆,她说是这是用一种石头磨成的泥水,陶器要刷上这些泥,烧出来才不容易漏水,李炎明白了,这是原始上釉技术。    处理完后,大家就将这些陶器搬回部落。    因为刚做出来的陶器是湿的,要彻底阴干才能进行烧制,所以大家就将这些陶器放到一个草房里阴干。    李炎发现部落好像没有烧陶器的地方,又向她们问道:“这些陶器干后,你们怎么烧?”    “在部落外面啊,将陶器放在地上,加上木柴干草一起烧。”白巫回道。    这下子,李炎终于明白到为什么他们烧的陶器质量差,成功率低了,虽然烧陶器需要的温度不高,但温度不够高,不够稳定,烧出来的陶器就容易坏,质量差,这是原始智人常用的篝火烧陶法,怪不得他们造陶器那么困难了。    要想烧陶的温度稳定足够,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,比如在地上挖一个坑,然后把陶器放进去与木柴一起烧,所以汉字的“窑”便是这么来的。    于是,趁着陶器阴干的时间,李炎找来几个部落男子在部落外面选择一些泥土比较软的地方挖窑。    花了三日的时间,一个深一米五,直径约一米多的洞就挖好了,用石器挖土很费劲,石器都挖坏了十几个,估计温戈他们需要工作一个月才能造回来。    三日时间,那些陶器也刚好阴干完毕。    于是,李炎和大家将这些陶器小心翼翼地放到窑里,然后又在里面放上木柴和干草。    “点火吧!”李炎一声喝道。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